工程機械行業深度報告:萬億級工程機械市場,靜待電動化率提升
1.工程機械定義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產品范圍主要從通用設備制造專業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大類中分列出來。1979 年由國家計委和第一機械工業部對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編制了" 七五"發展規劃,產品范圍涵蓋了工程機械大行業 18 大類產品,并在"七五"發展 規劃后的歷次國家機械工業行業規劃都確認了工程機械這 18 大類產品。主要用 于國防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建設,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礦山等原材料工業建設 和生產、農林水利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筑、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
2.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
由于工程機械的應用范圍主要面向大型工程及基礎設施建設,且具有一定的逆周 期調節特性。隨著“十三五”期間國內各地軌道交通等項目不斷實施,以及各地 不斷出臺的城市內部改造、城中村改造等相關方案,未來工程機械需求將逐步走 出疫情影響,再創新高。
國內工程機械銷售額不斷上升。隨著國內經濟快速發展,自 2015 年以來工程機 械行業不斷發展壯大,銷售額連續四年同比正增長。國內工程機械企業不斷加大 研發投入,提高技術水平,不斷縮小與國外同類企業的差距,并實現了部分超 越,到 2019 年中國工程機械銷售收入達 6600 億人民幣,預計 2021 年我國工程機 械銷售收入有望突破 7000 億元。
工程機械行業規模的增長主要體現在產品銷售量的增長。從歷年各細分種類工程 機械銷量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叉車銷售數量一直占據著最多的位置,2020 年叉車 銷量達到歷史新高的 80.02 萬臺,而挖掘機則仍是各類機械中銷售價值總量最大 的品種。
徐工、三一、中聯重工躋身 2021Yellow Table 前五。從英國 KHL 集團公布的全 球工程機械 20201Yellow Table 來看,2020 年卡特彼勒銷售收入為 248.24 億美 元,市場份額占比達到 13.0%,繼續保持全球第一的位置。排名第二的為小松營 業額為 199.95 億美元,占市場份額的 10.4%。前 50 位中國內共有 10 家企業上榜 依次為徐工、三一重工、中聯重科、柳工、中國龍工、山河智能、山推股份、福 田雷沃、浙江鼎力和廈工,其中徐工、三一重工以及中聯重科位于第 3、4、5 名。
2.1 環保政策趨嚴,加速工程機械電動化滲透
政策方面,工程機械行業主要受下游基建、房地產政策的拉動以及環保政策三方 面影響。
2.1.1 基建政策
2020 首提“兩新一重”建設,各地紛紛加速新基建項目落地。我國將繼續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推動經濟發展方 式加快轉變,重點支持既促消費惠民生又調結構增后勁的“兩新一重”建設,主 要是:
1.加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 5G 應用,建設充電樁, 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2.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大力提升縣城公共設施和服務能力,以適應農民日益增 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 3.9 萬個,支持加裝電梯, 發展用餐、保潔等多樣社區服務。
3.加強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增加國家鐵路建設資本金 1000 億元。
同年 8 月,全國多地紛紛響應國家政策,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新型基礎設施建 設的重磅文件,加快推進新基建項目的落地。
2021 地方政府專項債 3.65 萬億元。一直以來,地方政府專項債推動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是工程機 械需求增長的主要動力,2019 年以來我國專項債發行量分別為 2.15、3.75、3.65 萬億元,考慮到刺激計劃后債務水平控制需求,未來專項債進一步增長的可能性 較小,2021 年的 3.65 萬億基本處于頂峰水平。
我們認為,城鎮施工環境下基礎設施建設與老舊小區改造將進一步帶動小型工程 機械需求,考慮到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特定施工環境下機器換人將具有較高的 性價比,未來工程機械銷量中小型工程機械占比將繼續提升。隨著各地基建投資 項目持續落地,預計 2021 年工程機械景氣度仍將維持在較高水平。
2.1.2 房地產政策
房地產投資持續回暖,新開工面積增速逐漸收窄。受去年一季度疫情影響,2021 年年初房屋新開工面積與房地產投資增速實現較大幅度增長,截至 6 月,房屋新 開工面積累計值為 101288.34 萬平方米,同比增長 3.8%,基本持平 2019 年同期 水平;房地產投資方面,截至 2021 年 6 月,我國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累計完 成額為 72179.07 億元,同比增長 15%,雖然自年初以來增速同樣呈現收窄態勢, 但與疫情前相比,仍高于 2019 年同期 1100 億元,說明我國房地產投資仍保持回 暖態勢。
房住不炒、租購并舉、堅持三穩調控目標是未來房地產政策方向。國務院在《關于支持國家級新區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堅 持“房住不炒”定位,禁止大規模無序房地產開發。同時國資委發文嚴禁央企通 過參股等方式開展商業性房地產投資。在金融方面,銀保監會發布《關于推動銀 行業和保險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嚴格執行房地產金融監管要求,防止 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抑制居民杠桿率過快增長,推動房地產市場健康穩定 發展?梢钥闯龇康禺a行業長期政策方向沒有變化,房住不炒、租購并舉、堅持 三穩調控目標,以及因城施策,這些都仍是未來房地產行業發展的主要原則。
房地產企業融資政策逐漸縮緊。2020 年 8 月 20 日央行、住建部召開重點房企座 談會,提出以“三條紅線”為標準對房地產融資進行管理。具體為:剔除預收款 后的資產負債率大于 70%;凈負債率大于 100%;現金短債比小于 1 倍,未達標房 企將影響明年融資規模。根據 2020 年上市房企年報統計,三項指標均達標的房企 僅有 20 家。
房企土地投資趨于理性化,短期內房地產投資仍具韌性。融資政策最直接、最快 速的影響指標是房企土地購置面積,2021 年 6 月房地產行業土地購置面積同比減 少 18.27%,3 月以來保持減少態勢,說明在融資新政影響下,房企土地投資趨于 理性化。從土地成交價格來看,6 月 100 大中城市土地成交均價同比增長 18.31%, 增幅較上月收窄了 34.57 個百分點,未來預計房企土地投資情況將持續回落。不 過由于房企土地款項支付具有滯后性,短期內房地產投資仍具有較強韌性,預計 年內房地產行業將繼續呈現復蘇趨勢。
綜上,我們認為,目前房地產融資政策逐漸收緊,各大房企紛紛處于回籠資金將 負債的階段,由于土地款項支付具有滯后性,短期內房地產投資增速將保持強韌 性,年內房地產投資復蘇趨勢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中長期來看,融資政策收 緊的影響將逐步從土地購置向后端傳遞,未來依靠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大幅增加拉 動工程機械需求的邏輯并不可靠,隨著“房住不炒”的觀念在市場中逐漸形成共 識,未來 3-5 年資金大幅涌向房地產領域的可能性不大,結合房地產行業特有的 防風險與穩增長的社會屬性,我們預計房地產行業未來將保持低速增長趨勢。
2.1.3 環保政策
環保政策按照面向機械類型不同可分為非道路移動機械(挖掘機、壓路機、塔式 起重機等)與道路移動機械(裝載機、移動式起重機、混凝土泵車等)兩種。
非道路移動機械
環保要求日益趨嚴,設備換代需求可觀。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非道路柴油移 動機械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要求》,自 2022 年 12 月 1 日起,所有生產、進口和 銷售的 560KW 以下(含 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應符合本標準要求。我們認為,隨著環保政策趨嚴,不符合排放標準的設備將面臨限制作業 區域等措施。國四排放標準在明年年底的實施將促進不符合排放標準的工程機械 集中爆發置換需求。
相比于國三排放標準,國四排放標準將大大改善工程機械設備對環境污染的壓 力,標準要求發動機排放的氮氧化物減少 13%-45%、顆粒物減少 50%-94%、加強對 老舊設備的環保管理來促進工程機械設備的更新迭代。
北京市提前實施國四排放標準。2021 年 4 月 1 日,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發布《關 于北京市提前實施國家第四階段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的通告》,明確指出由于 本地排放貢獻中移動源污染占比最大,達 45%,其中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污染占 移動源的 14%,是北京市移動源排放污染的重要來源之一。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次 日發布信息稱,自 2021 年 12 月 1 日起,在北京市生產、銷售的 560kW 以下(含 560kW)非道路移動機械及其裝用的柴油機,須滿足“國四”非道路機械標準要 求。我們認為,北京市提前實施非道路移動機械國四排放標準有望加速主機廠商 和發動機制造廠商的產品更新步伐,加速釋放存量工程機械的更新需求。
道路移動機械
汽車起重機、混凝土泵車等機械設備對應的是道路機械排放標準,而非挖掘機等 須符合的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標準。道路機械排放標準要求2020 年7月1 日起銷 售的混凝土機械泵車、攪拌運輸車、起重機械符合國六排放標準。雖然受疫情影 響,國家生態環境部考慮推遲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借鑒國五影響國一、國二上路 的規律,國六可能影響國三的規律來看,在環保要求確定性提高前提下,機械設 備更新需求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環保因素推動主機廠尋求電動化發展
能源安全要求新能源動力取代傳統燃油動力。原油對外依存度指一個國家原油凈 進口量占本國石油消費量的比例,體現了一國石油消費對國外石油的依賴程度, 是衡量能源安全的重要指標。國際上一般將 50%作為安全警戒線,而 2019 年年底 我國該項指標已經達到 72.55%,遠超警戒線標準。作為石油消費大國,電動化對 于保證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環境問題仍較嚴峻,工程機械和重卡排放污染嚴重。2020 年全國 337個地級市平均 PM2.5 濃度為 33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8.3%,從歷年數據可以看出我國 PM2.5 濃度呈不斷下降趨勢,雖然目前我國在環境保護上取得了一定成績, 但距離世界衛生組織每立方米 10 微克的標準仍有較大差距,環境問題依然較為 嚴峻。其中工程機械和重卡普遍采用大功率柴油發動機,油耗高、噪聲大、尾氣排 放污染嚴重,一輛重卡的污染排放量相當于 100 輛小汽車。從存量上來看目前共 有約 1500 萬輛重卡,每年燃油消耗量相當于 2億輛小汽車。
電動化是打贏藍天保衛戰重要舉措。去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寧德時代董事 長曾毓群提交了《全力推進工程機械和重卡等公共服務領域車輛電動化 打贏藍天 保衛戰形成全球產業高地的提案》,著重建議加快推廣工程機械和重卡的電動化。
工程機械和重卡電動化時機趨于成熟。根據清華大學著名教授陳全世的觀點,目 前工程機械和重卡的電動化時機已經成熟。我們分析目前工程機械和重卡電動化 邏輯主要為以下幾點:一是純電動車輛零排放、高效能,節能減排效果明顯;二 是隨著新基建下充電、換電設施普及,電池、電機、電控、充電/換電(簡稱四電) 已經基本成熟,未來有望解決重卡電動化在使用中遇到的痛點;三是各大電池廠、 工程機械廠商紛紛切入工程機械電動化市場,推動工程機械領域新能源發展。
我們認為,目前我國環保問題形勢仍然嚴峻,新排放標準的實施有望改善當前的 環境問題,且新政策實施將確定性帶動未達標老舊工程機械更新需求,為工程機 械行業增長提供動力。
2.2 需求端來自更新、出口兩方面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市場已經從增量市場逐步轉變為存量市場,我們認為未來帶動 工程機械需求的主要可分為更新需求、出口需求兩方面。
2.2.1 更新需求
排放標準、使用壽命托底工程機械更新需求
更新需求主要包括機械使用年限過長導致的主動更新需求以及為了滿足國家新型 排放標準而產生的被動更換需求,目前對于不達標的老舊工程機械設備來說,比 較常見的辦法可以分為報廢換新和賣舊換新兩種。
工程機械上一銷售高峰期為 2010-2012 年,期間售出的工程機械排放標準均為國 三標準,由于面臨新型排放標準的實施,我們認為,其使用年限導致的更新需求 也將體現在排放標準提升帶動的更新需求之中。由于工程機械的種類較多,在測 算不同排放標準設備存量時難以準確估計,所以我們選取工程機械中價值量最高 的挖掘機為例,來反推整個工程機械市場上各類排放標準設備存量,我們假設:
1)按照 2019 年國內挖掘機保有量為 145 萬臺。
2)國一、國二、國三排放標準的挖掘機分別占比 6%、60%、34%。
由于不同噸位的挖掘機械在銷售數據中占比相差較大,且不同噸位二手設備殘值 情況差距較大,我們選取 2015 -2019 年各類挖掘機平均占比情況(大挖、中挖、 小挖占比分別為 12.55%、32.31%、55.15%)來計算,二手設備現值數據通過鐵甲 網二手挖掘機銷售平臺取樣計算得來,我們測算得到:
經過測算我們得到,假設國四標準實施不影響國三挖掘機使用或國三挖掘機可通 過改裝方式達標新的排放標準,并且通過這種方式具有較高經濟效益,僅考慮國 一、國二挖掘機存量更新情況下,總價值仍然有 4500 億元以上。按照挖掘機占 工程機械總價值的 40%計算,國一、國二排放標準工程機械設備當前最低估值在 1.1 萬億元以上。
基建、房地產政策加速工程機械需求
雖然目前我國工程機械行業已經進入存量市場,但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累計增速、 基建投資增速指標仍能較好的擬合工程機械新增需求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工 程機械行業的景氣程度。
房地產新開工面積與工程機械銷量具有較強當月相關性。從房地產新開工面積與 以挖掘機為例的工程機械銷量數據可以看出,過去 10 年兩大指標走勢基本趨于 一致,通過對二者不同月份相關性關系進行分析,新開工面積增速與挖掘機銷量 增速當月相關性系數最高,達到了 0.6467。
基建投資擬合滯后性較強,支撐工程機械銷量中長期增長。通過對基建投資增速 與挖機銷量進行相關性分析,我們發現兩項數據當月擬合效果較差,僅為 0.0488, 效果最好的情況為提前基建投資增速 12 個月,相關性系數為 0.4204,可以看出基建投資對工程機械銷量帶動作用的滯后性較強,我們分析其主要原因是不同于 房地產新開工面積是開工指標,基建投資從立項到開工之間程序多、時間長,所 以在擬合結果上體現出較強的滯后性。
綜上,我們認為,盡管房地產融資政策逐漸收緊,但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短期內仍 具有一定韌性,短期內將支持工程機械銷量數據提升,疊加兩會提出將重點支持 兩新一重的新基建發展背景下,基建投資將是支撐工程機械銷量長期增長的最大 動力,有望再次拉動工程機械新增需求。
2.2.2 出口需求
工程機械出口已超過疫情前水平。根據海關數據整理,2021H1 我國工程機械進 出口貿易額為 171.18 億美元,同比增長 47.9%。其中進口金額 20.46 億美元, 同比增長 10.9%;出口金額 150.71 億美元,同比增長 54.9%,貿易順差 130.25 億美元,同比增加 78.84 億美元。2021 年 6 月進口額為 3.46 億美元,同比增長 8.97%;出口額 31.56 億美元,同比增長 94.8%。與疫情前的 2019 年相比,2021 年 6 月出口額較 2019 年同期增長 46.2%,1-6 月累計出口額比 2019 年 H1 同比 增長 25.9%。整體來看,上半年工程機械出口好于進口,出口情況已超過疫情前 水平。
從目的地上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尤其是東南亞,是中國工程機械的主要出 口地,2021H1 我國工程機械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合計 66.74 億美元,占 全部出口的 44.3%。整機產品出口主要流向印尼、俄羅斯、菲律賓等發展中國 家,零部件主要流向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市場。2021 年上半年中 國工程機械出口排名前五的國家為美國、俄羅斯、日本、菲律賓和越南。
工程機械出口需求強勁,出口額有望實現 50%以上增長。通過對中國工程機械工 業協會統計的 2021 年上半年工程機械出口數據進行分析,2 月份挖掘機出口數量 受去年同期疫情影響基數較低,同比高增 174%,3 月以來出口金額穩步提升,截 至 2021 年 6 月,工程機械出口金額同比增長 94.8%。此外從主要出口地區小松挖 掘機開工小時數可以看出,2021 年 1-6 月主要工程機械出口地區及國家開工小時 數均呈現回暖趨勢,說明目前工程機械主要出口國家在建項目需求逐步釋放,隨 著后續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工程機械出口需求有望保持強勁,全年出口金額 有望實現 50%以上較快增長。
3.工程機械未來發展看點
3.1 挖掘機:國產液壓件替代值得期待
3.1.1 挖掘機械發展現狀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2021 年 6 月挖掘機銷量達到 2.31 萬 臺,同比下降 6.2%,增速較上月收窄 8.1 個百分點。其中國內銷量 1.70 萬臺, 同比下降 21.9%,出口 6135 臺,同比增長 111%。
從銷售結構上來看,我國挖掘機主要以滿足內需為主。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 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 年共計銷售各類挖掘機械產品中中國內市場銷量為 292864 臺,占比 89.40%;出口銷量為 34741 臺,占比 10.60%。截至 2021 年 6 月,全國累計共銷售的挖掘機 223833 臺中,國內銷售 193700 臺,占比 86.54%; 出口銷售 30133 臺,僅占比 13.46%?梢婋m然近年來挖機出口占比逐漸增長,但 目前我國挖掘機械銷售仍是以滿足內需為主。
小挖銷售占比有所提升,中大挖仍將是挖機銷售額重要支撐。具體到各機型來 看 , 國 內銷售 的挖掘機按 照 噸 位 的 不 同 可 分 為 小挖( <18.5t ) 、 中 挖 (18.5t-28.5t)、大挖(>28.5t)三類,從銷量占比數據上來看小挖占比呈現逐 年上升趨勢,主要是小挖被普遍應用于城市道路建設、農村園林建設等領域,用 于替代人工。從長期來看,隨著國內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和“機器代人”需求的 不斷增長,小挖的市場占比仍有上升潛力。從銷售額方面來看,盡管小挖在銷量 占比上超過 59%,但由于中大挖的價格相較小挖差距很大,中大挖仍將是挖機銷 售額方面的重要支撐。
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三一重工首奪全球銷冠。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得 數據,截至 2020 年 7 月,挖機行業 CR5 由 2019 年的 60.4%增長至 62.9%,提升 2.5 個百分點。具體到各公司市占率方面來看,7 月國產品牌市占率達到 62.2%。其中三一重工繼續保持第一的位置,1-7 月市占率為 26.7%,第二、三名分別為徐工機械 15.2%、卡特彼勒 10.5%。根據 Off-Highway Research 數據,2020 年三 一共銷售 98705 臺挖掘機,占據全球挖掘機市場 15%的份額,首奪全球銷冠? 體來看,挖掘機行業集中度持續提升,并且龍頭企業聚集的趨勢明顯。
小松開工小時數位于高位,下游項目開工活躍。小松開工小時數是國內使用最 為廣泛的工程機械開工小時指數,可以很好的表明項目開工的活躍程度。雖然 6 月開工小時數較 5 月份的 125.5 小時有所回落,但目前開工小時數數據仍處于較 高水平,表明國內基建等固定資產投資活動仍然較為活躍,當前工程機械行業需 求維持在較高水平上。
行業仍處于挖掘機更新置換周期,2021 年挖機置換需求約為 16 萬臺。根據挖掘 機銷售數據可以看出上一銷售高峰期為 2010-2012 年,通過對鐵甲二手機 2010-2012 年在售二手機開機小時數進行抽樣統計,按照工程機械 8-10 年的平均 置換年限和 11000 小時的平均使用壽命來計算,2021 年仍將是工程機械置換高峰 期。
經過測算我們得到在不考慮排放標準影響、僅考慮設備使用壽命情況下,2021 年 挖掘機更新需求約為 16.1 萬臺。由于 2022 年底將實行國四排放標準,2016 年以 前銷售的國二及以下排放標準挖掘機有望提前進入更新周期。
挖掘機出口數據回暖,全年出口有望突破 6 萬臺。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統計 的數據可以看出,今年 1-6 月挖掘機出口數量均保持 50%以上增速快速增長。未 來隨著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半年出口數據預計也將維持高速增長態勢,全 年出口有望達到 6 萬臺水平,實現 80%左右的高速增長。
截至 6 月底,挖掘機銷量已經完成 2019 年全年銷量將近 68%,疊加國內排放標 準更新帶動的更新需求以及基建、房地產帶動的新增需求。我們認為,2021 年挖掘機銷量有望再創歷史新高,2021 年挖掘機銷量有望突破 36 萬臺,增速約為 10%,未來三年內挖掘機銷量增速有望維持在 10%-15%左右小幅增長。
3.1.2 國產液壓件替代值得關注
液壓件約占挖掘機成本 1/4,是動力傳輸重要部件。液壓系統工作原理是通過液 壓油進入油缸內使密封容積變化來控制油缸活塞伸縮,從而達到傳輸動力、完成 動作的目的。液壓件主要包括液壓油缸、液壓泵、液壓閥、液壓馬達和液壓系統 五種,其中價值量占比最大的是泵閥產品,占比約為 37%,國外龍頭企業液壓件 產品主要集中于此。
根據 Off-Highway Research 的數據顯示,2018 年全球液壓件市場規模約為 400 億美元,其中國內液壓件市場規模在 80 億美元左右,不過我國雖然是液壓制造 的大國,但并不是液壓制造的強國。目前大多數國產液壓產品處于價值鏈的中低 端,高端產品主要依賴進口和少數幾家國內龍頭企業。
目前主流主機廠液壓件的選擇集中在川崎重工。目前核心液壓件的主要供應商 集中在日本、德國、美國等國家。而目前主機廠在液壓系統方面的選擇集中在川 崎重工,主要原因有兩方面:
1)國內本土品牌挖機的液壓系統普遍使用川崎重工的產品。
2)疫情發展初期,日本憑借相對樂觀的疫情形勢,得到了很多原來配套博世力士 樂和其他德系、美系液壓件的改配訂單。
日本疫情形式加劇,主機廠后續面臨再次改配風險。雖然截至 202 年 7 月 31 日 日本累計感染人數為 97.21 萬人,是除中國外四個主要國家中累計感染人數最少 的國家,但考慮到日本人口基數小,當日新增病例處于僅次于美國的第二高,后 續疫情發展若得不到有效控制,目前集中在日本川崎重工的零部件供應將受到影 響;美國是五個地區中疫情發展形勢最為嚴峻的國家,當日新增 5.65 萬人,累 計 3574.5 萬人感染新冠病毒(數據截至 2021 年 7 月 31 日)。目前中國疫情防控形式相對樂觀,7 月 37 日當日新增僅為 75 人,累計感染人數為 9.3 萬人,若后 續日本、美國疫情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主機廠將不得不臨時將產品改配風險較 低地區的產品,中國液壓件制造企業有望借此機會獲得更多訂單。
國產液壓龍頭有望受益。目前川崎重工在中國的川崎春暉精密機械(浙江)有限 公司、川崎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只生產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且這兩家工廠 的產能無法滿足國內工程機械主機廠的需求,每年我國還需從日本進口大量的液 壓件。由于疫情導致復工之后的施工期大量壓縮,企業紛紛購買設備趕工期,使 得設備需求遠超預期,伴隨疫情全球化蔓延給工程機械液壓件供給帶來的較大影 響,核心零部件國產化是保障供應鏈安全的有效方法。
目前國內龍頭已經在某些 領域具備與國外供應商直接競爭的能力,以國內龍頭恒立液壓為例,其挖掘機專 用油缸產品市占率達到 50%以上,且公司下游客戶卡特彼勒、日立、久保田、三 一、徐工等均是全球知名主機廠。未來有望充分受益于液壓件國產替代。對比海 外液壓巨頭均是以泵閥為核心產品,其在工程機械中價值量是油缸的 2-3 倍, 2019 年恒立液壓小挖泵閥綜合市占率達到 30%,占營業收入比例不斷上升。目前 三一小挖能夠為客戶提供川崎和恒立兩種液壓件配置,供客戶自行選擇,未來有 望復制油缸成功路徑。
3.2 起重機:裝配式建筑推動中大型塔機發展
3.2.1 起重機械發展現狀
起重機械種類繁多、應用廣泛,根據起重機不同構造和使用場景主要可分為移動式起重機和固定式起重機(塔吊)。從起重機械銷量數據可以看出,自 2016 年起 我國起重機械銷量明顯提升,主要是因為起重機械使用壽命大概在 8-10 年左 右,上一銷售高峰期(2009-2011)售出的起重機械面臨置換需求。
移動式起重機主要包括隨車、汽車、輪胎、全球路面起重機和履帶起重機。
起重機械在施工工序上晚于挖掘機,需求也相對晚于挖掘機,后續起重機械有望接力挖掘機保持銷量的高增速。
3.2.2 移動式起重機:排放標準帶動更新需求
汽車起重機占比再次提升,隨車起重機占比有所下降。在 2014 年以前,汽車起 重機銷售占比呈下降趨勢,從2007 年的 84.51%降到2015年最低的 49.46%。隨車 起重機憑借其使用靈活用途廣泛,有效提升物流效率的特點銷售占比不斷提高, 2015 年達到最高的 44.44%。不過 2015 年以后汽車起重機占比再次提升,到 2019 年占比達到 71.87%,隨車起重機占比下降至 24.3%。
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汽車起重機徐工市占率保持第一。由于汽車起重機占移 動式起重機比例超過 70%,因此我們從汽車起重機的角度分析起重機行業的競爭 格局。與挖掘機行業相類似,起重機行業集中度也在不斷提升。自 2016 年以來 汽車起重機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2018年汽車起重機行業CR3達到91.98%。公司 方面,市占率前三的分別是徐工重型、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其中徐工連續多年 保持龍頭位置,市占率呈下降趨勢,2019 年前 4 月市占率達到 40.30%,是自 2009 年以來首次低于 50%。三一重工和中聯重科市占率相差不多,分別占據 25% 左右市場份額,且呈現上升趨勢。
移動式起重機械對應國六排放標準,未來兩年是更新需求高峰期。與挖掘機增 長邏輯類似,汽車起重機械行業增長的看點主要包括環保因素帶動的更新需求及 基建帶動的新增需求上。
起重機械的壽命通常在 8-10 年,我們假設設備均在購入后的 8-10 年內進行更新 置換,且按照第 8 年 20%、第 9 年 30%、第 10 年 50%的置換需求比例進行測算.我 們得到2020-2022年將是更新需求的高峰期,預計2020年汽車起重機更新需求將 達到 3.3 萬臺,到 2022 年隨車起重機更新需求將達到頂峰 1 萬臺,未來兩年起重 機械銷量增長有所保障。
3.2.3 塔式起重機:裝配式建筑推動中大型塔機發展
塔式起重機是一種建筑吊裝設備,廣泛用于建筑及其他行業,用以垂直吊裝、移動建筑材料及安裝建筑構件,主要可分為塔頭式、平頭式和動臂式起重機。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的穩步發展,政府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發展帶動中國塔式起重 機的市場規模的提高。裝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構件在工廠預制完成, 然后運輸到施工現場,將構件通過可靠的連接方式組裝而建成的建筑。
裝配式建筑相比傳統現澆建筑成本優勢明顯。以預制率為50%的26層裝配式建筑 與同規模的傳統現澆建筑為例,裝配式建筑相對傳統現場澆筑建筑可以使水資源 消耗減少 35%-50%、能源消耗減少 20%-25%、建筑廢物處置量減少 65%-70%、粉塵 水平 PM10 減少 20%-40%。
人工成本方面,裝配式建筑施工進度相比傳統現澆方式可減少約 1/2 的工期。根 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 年建筑行業農民工月均收入同比增加 2.9%,達 到 4699 元/月,是所統計細分行業中第二高的行業。使用預制率為 50%的 26 層裝 配式建筑與同規模的傳統現澆建筑進行人工成本對比,裝配式建筑相比現澆建筑 可以節省 549.78 萬元的人工成本,具有明顯優勢。根據行業內預測,裝配率達 50%的PC裝配式建筑有望在2024年實現成本與現澆持平,后續成本優勢將更明顯。
我國裝配式建筑快速推廣,裝配化滲透率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國家自 2016 年 以來大力支持裝配式建筑發展,國務院明確提出到 2025 年左右全國裝配式建筑 占新增建筑比例 30%的發展目標。傳統的房地產項目施工采用現澆建筑模式,對 塔機的起重能力要求不高,而裝配式建筑的預制構件相比傳統建筑部件單體重量 較大,對塔機起重量要求大幅提高,所以在裝配式建筑項目中,中大型塔機的占 比逐漸增加。
裝配式建筑發展推動下中大型塔機的需求測算
我們假設:
1) 按照 8000 平米對應 1 臺中大型塔機保有量的比例計算,每萬平方米裝配式建 筑塔機需求量為 1.25 臺。
2)按 2020 年裝配式建筑滲透率 20.5%,2025 年裝配式建筑滲透率達到 30%目標, 計算得出 2020-2025 年滲透率年復合增長率為 7.9%。
3)2021 年全年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增速保持在 3%,數據參考 2020 年 1-6 月房地產 新開工面積增長情況,且以房屋新開工面積代替建筑新開工面積。
經過測算我們得到,到 2025 年我國裝配式建筑用中大型塔機需求量將有望達到 9.76 萬臺,預計年復合增速將達到 11.15%。
塔機行業主要以經營租賃+濕租方式發展。塔機行業經營主要可分為自購和租賃 兩種,目前租賃方式占比超過 80%。其原因主要有兩點:
1)隨著裝配式建筑滲透率不斷提高,房地產項目對中大型塔機的需求也隨之上 升,但由于中大型塔機的價格較高,且從龐源指數可以看出,塔機價格總體呈上 升趨勢。自購塔機將對形成大規模的資金占用。
2)租賃可分為“干租”和“濕租”兩種模式,干租只包含機器租賃,濕租除機器 設備外,還包含操作人員。塔機由于操作難度大、安全風險高,且需要專業駕駛 人員來進行操作,所以目前塔機租賃業務一般采用“濕租”方式?紤]到未來中 大型塔機占比將進一步提升,未來塔機租賃經營方式的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龐源租賃為起重機租賃龍頭,市占率仍有提升空間。截至 2020 年 7 月 30 日,龐 源租賃塔機存量突破 7000臺,總起重力矩也由 128萬噸米增長到145萬噸米,居 全球第一,且其中大型塔機的占比超過 90%。雖然龐源租賃的塔機保有量是國內 第 2-10 名塔機租賃供應商塔機保有量總和,但目前龐源全國市占率仍不足 3%, 這是由于塔機租賃行業具有強烈地域性的特點導致,對比美國塔機租賃龍頭聯合 租賃2019 年底 14.9%的市占率,龐源租賃未來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有望憑借其 塔機保有量優勢,不斷提升市場占有率。
3.3 叉車:電動叉車為未來發展趨勢
3.3.1 叉車行業發展現狀
從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公布的數據來看,2020 年中國叉車銷量 創歷史最高值,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叉車超級生產大國和銷售大國,全年實現整車 銷售量 80.02 萬臺,同比增長 31.55%;其中國內實現銷量 61.86 萬臺,同比增長 35.80%;出口實現銷量 18.17 萬臺,同比提升 18.87%。
國內市場叉車銷量增速有所提升,出口占比有所下降。根據中國工程機械工業 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國內叉車銷量增速為 35.8%,增速一改 前兩年的下降趨勢。出口數據方面,雖然出口銷量同比提升 18.87%,但 2020 年 出口占比繼續下降 2.41 個百分點。
目前我國叉車行業多數企業還沒有實現真正的差異化競爭,行業毛利率水平相對 較低,即便是行業龍頭安徽合力和杭叉集團 2020 年銷售毛利率也僅為 17.72%、 20.35%,企業更多是依靠價格競爭來爭取市場份額。這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會加 速落后產能的快速退出,同時給予多年來尋找國內外資源整合的企業以機會,優 質企業有望憑借其產品所具有的創新性、領先性以及銷售和服務網絡優勢獲得更 多的關注。
3.3.2 消費升級要求物流效率提升,AGV 換人值得期待
居民消費不斷升級,物流速度要求分揀效率提高。隨著中國消費升級以及電商 行業的快速發展,消費者對于送貨速度的要求逐漸提升,我國物流分揀環節基本 還處于人工分揀階段,物流分揀環節所需人力占物流中心人力 50%以上,所需時 間占物流中心作業時間 40%以上,所需綜合成本占物流中心成本的 15-20%。然而 隨著居民的消費不斷升級,越來越多的數量和品種勢必會降低分揀效率,從而影 響消費者體驗。2018 年以來,京東、亞馬遜、阿里巴巴、申通、順豐等電商巨 頭和快遞業龍頭對分揀機器人、AGV、無人倉等大幅投入。2018 年 9 月,菜鳥與 圓通速遞的超級機器人分撥中心在圓通杭州轉運中心正式啟用,2000 平方米的 場地內,350 臺機器人晝夜作業,每天可分揀超 50 萬包裹。AGV 物流分揀系統將 物流工人從單調重復的高強度工作之中解放出來,大大的提高了物流分揀的效率 和準確性。
人工成本快速上升,AGV 換人值得期待。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內,AGV 叉車由于價 格較高主要應用于汽車、五金、煙草等大型行業企業中。不過近幾年,隨著國家 經濟發展,我國已經從制造大國逐步向制造強國轉變,人工成本的上升使得人口 福利已經不是中國制造業的優勢。并且 AGV 叉車可以運用在高危行業或特種行 業,在寒冷和炎熱氣候下,以及在光線很差甚至沒有光線的區域工作。極大的滿 足了對工作環境安全性的要求。據統計,美國每年在叉車相關的事故中有 100 名 工人喪生,20000 人嚴重受傷,AGV 叉車換人可以大幅降低事故發生率。
作業環境標準化是未來叉車 AGV 突破的關鍵點。目前 AGV 叉車導航方式主要可分 為電磁導航、磁帶導航、激光導航、慣性導航、二維碼導航和視覺導航 6 類。其 中就算是可對行駛環境實時觀測并及時更正的視覺導航技術仍對作業環境的光線 有所依賴,其他各類方法更是對 AGV 叉車的作業環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我們 認為下游應用行業作業環境標準化將是未來 AGV 叉車突破的關鍵點。
看好叉車制造企業向服務型制造業轉型,關注 AGV 叉車整體解決方案。得益于國內智能物流的快速發展,下游企業整體物流解決方案需求日益明顯,傳統叉車制 造企業以銷售叉車為主,無法滿足客戶差異化需求,我們認為 AGV 叉車整體解決 方案可以有效解決客戶痛點,是未來發展方向。
3.2.3 叉車電動化仍是未來發展趨勢
電動叉車占比逐步提升,占比超過 1/2。伴隨著供給側改革結構性改的持續推 進,叉車油電占比結構出現積極的變化,近年來傳統內燃叉車產能逐步縮減,電 動叉車占比逐步提升,到 2020 年電動叉車銷量約為 41 萬臺,占比約為 51.3%。電動叉車銷售占比超過 1/2 說明了隨著對環保重視程度的明顯加大,內燃叉車的 銷售難度逐漸增加,未來進一步下滑的趨勢將不可逆轉,在銷量上也必然將呈現 逐步下降的趨勢。
電動叉車將逐步取代內燃叉車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能源成本方面:電能的消耗成本要比柴油或石油液化氣的消耗成本低很多。以一臺載荷能力為 3 噸的叉車為例,一輛柴油內燃叉車每個班次(按 8 小時 計算)所消耗的柴油為 40L、一般工況每小時耗油 5L、每升柴油 5.27 元來計 算,一個班次成本大約為 210.8 元。而一輛電動叉車如果采用的是 80V500AH的蓄電池,按照一個班次充電耗電量 62 度電(電池放電量 80%、充電效率 85% 、線損 120%、過充系數 120%)、一般工況每次充電使用 7 小時、每度電 電價 1.2 元來計算,一個班次成本約 85 元左右。使用電動叉車每班次可以節 省 125.8 元能源成本。
2) 維護成本方面:內燃叉車的維護保養周期最長為 500h,而電動叉車的保養周 期許多已經能達到 1000h 以上。電動叉車的維護保養主要以檢查清潔為主, 每 2000h 或 3000h 更換一次液壓油,齒輪油和液壓油濾清器。而內燃叉車除 了潤滑以外,最長每 500h 就要更換發動機的機油和機油濾清器,每 1000h 就 要更換液壓油,機油,傳動油以及油過濾器。以 3 噸叉車為例,按照每年操 作 2000h 計算,內燃叉車的維護保養費用為 3000-4000 元,而電動叉車的維 護成本只要 1000-1500 元。使用電動叉車每年可以節省 1500-3000 元維護成 本。
3) 環保方面:由于多數叉車的應用場景主要為倉庫內運輸,內燃叉車作業過程 中排放的尾氣在密閉的倉儲環境中造成極大的污染。電動叉車具有可以在完 成同樣工作量的同時減少尾氣污染和噪聲污染的優勢,提供一個更加舒適的 作業環境。
對比發達國家,我國電動叉車占比仍有發展空間。據中國機械工程工業協會工 業車輛分會統計數據顯示,2020 年國內叉車銷量 61.86 萬輛,其中電動叉車銷 量達 30.10 萬輛。從叉車歷年銷售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叉車電動化比例逐年攀 升,已經由 2012 年的 23.5%上升至 2020 年的 48.7%,但相比于歐美國家 65%-75%的電動化率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電動化比例仍將保持上升趨勢。
鋰電池將加速對鉛酸電池的替代。在動力鋰電未廣泛運用之前,鉛酸電池憑借較 低的成本在電動叉車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不過隨著鋰電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鋰 電電池的成本逐漸下降至 1600 元每度,雖然相比于鉛酸蓄電池的 1000 元每度仍 有一定差距,但其憑借使用壽命長,能量密度高的特點已成為電動叉車的一大發 展趨勢。根據高工產業研究院的數據,相比于鉛酸蓄電池,鋰電池叉車 8 年可為 企業節約 30 萬元成本,經濟效益明顯。隨著未來鋰電池成本進一步下降,鋰電 池對鉛酸電池的替代進程有望進一步加速。
國內鋰電巨頭寧德時代、比亞迪在電動叉車業務早有布局。在 2018 年底杭叉集 團發布的C系列鋰電叉車由寧德時代提供電芯和模組,并由雙方合資成立的鵬成 新能源公司組裝電池包,而比亞迪依托其在磷酸鐵鋰電池領域的領先優勢,早在 2013 年就正式向市場推出全球首款搭載鋰電池的電動叉車。
到 2023 年我國電動叉車鋰電池裝機量有望超過 100GWh。2020 年鋰電池叉車 全行業銷量突破 15 萬臺,按照每輛叉車動力電池裝機量在 25KWh 計算,2020 年我國應用于電動叉車的鋰電池裝機量已超過 37.5GWh。若 2020 年國內叉車銷 量的 30.1 萬輛全部鋰電化,叉車市場對鋰電池需求量將達到 75.3GKWh。我們 預計未來 3-5 年內中國鋰電叉車電池需求量仍將保持 40%以上的年復合增速,到 2023 年電動叉車鋰電池需求量有望突破 100GWh。
3.4 混凝土機械:更新需求高峰期即將來臨
3.4.1 混凝土機械發展現狀
混凝土機械主要分為四大類產品:泵車、泵、攪拌車和攪拌站。具體的使用流程是攪拌站將混凝土生產出來,由攪拌車運輸到施工現場,再通過泵車或者混凝土 泵將混凝土泵送到澆筑地點。正常來說,1個攪拌站配1臺泵車,1個拖泵或者車 載泵,6 臺左右攪拌車,整套設備價值量約 500-1000 萬元。
國家出臺政策禁止現場攪拌混凝土,帶動混凝土設備需求。出于節約資源、保護 環境的目標,自 2003 年起國家陸續出臺政策嚴禁項目施工現場攪拌混凝土,大 力推廣預拌混凝土和預拌砂漿的使用。目前全國各地“禁現”已經取得較為明顯 的成果,以浙江為例,2019 年全省水泥散裝率達到 83.05%。
水泥、混凝土價格指數可看作混凝土機械行業先行指標;炷翙C械的需求一般 按照:水泥-預拌混凝土-運輸/攪拌-混凝土機械進行傳導,因此水泥價格指數、混 凝土價格指數可看作是混凝土機械需求的先行指標。根據相關數據顯示,兩項價 格指數自 2016 年以來持續上漲。受去年年初疫情影響,兩項數據呈現小幅波動 回落,截至 6 月 23 日,WIND 水泥價格指數為 148.09,混凝土價格指數為 145.02, 仍處于較高位置。
混凝土攪拌站外遷是全國各地治理環境問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本文 2.1.3 中提 到的我國目前環境問題仍較為嚴峻,各地紛紛加大力度整治環境問題,目前對于 混凝土機械來說環境治理措施主要分為兩大方向,一是混凝土攪拌車、泵車排放 升級國六標準;二是混凝土攪拌站逐步向城市邊緣外遷;炷翑嚢枵镜耐膺w將 增加混凝土使用中的運輸距離,從而帶動混凝土攪拌車的需求數量。
無錫高架橋側翻事故引發對混凝土運輸超載問題的關注。2019 年 10 月 10 日江 蘇無錫市 312 國道錫港路段近百米長高架橋面發生坍塌,有專家分析稱主要原因 是超載所致。此事一出引發社會各界對超載問題的廣泛關注。據了解混凝土運輸 行業存在很大的超載問題,以三軸車為例,罐體容積一般為 12 方。一般來說三 軸攪拌車的限載是 10 噸左右,總質量 25 噸。按照 1 立方混凝土重 2.4 噸來計算, 1 臺車要不超載只能裝 4 立方的混凝土。如果實際運輸中未按照標載計算,1 方混凝土 15-20 公里內的運價是 30 元,如果 12 方的攪拌車只裝 4 方的話,運價至 少要上漲到 80 元。標載后相同運量所需要的混凝土攪拌車數量需要增加三倍。
國內企業完成對全球三大混凝土品牌收購,混凝土機械市場基本被中國壟斷。 2008 年 9 月,中聯重科聯手弘毅投資、高盛集團和曼達林基金收購了世界第三 大混凝土機械制造商意大利 CIFA 公司 100%的股權。2012 年 1 月 31 日,三一 重工發布公告稱,其控股子公司三一德國聯合中信基金共同收購普茨邁斯特 100%股權。2012 年 7 月 6 日,徐工集團收購施維英公司 52%的股權。自此,國 內企業完成對全球三大混凝土企業的收購,目前全球混凝土機械市場已基本被中 國企業壟斷。
3.4.2 需求測算:排放標準更新、使用壽命雙驅動
泵車作業環境更偏相遇非道路環境,使用壽命托底更新需求。在泵車施工作業中, 一般不會頻繁的在道路上行駛,而是停駐在一定位置上進行作業,作業環境更偏 向于非道路環境。我們認為,使用壽命是托底混凝土泵車更新需求的重要原因。根據對鐵甲二手機上掛出的泵車使用壽命進行分析,2008 年以前出產的泵車僅有 19 臺,占全部在售泵車不足 10%,且設備剩余價值較低,所以我們取泵車使用 壽命 10-12 年,并依照第 10 年 20%、第 11 年 30%、第 12 年 50%的比例對上 一銷售高峰期(2010-2012)年售出的設備進行更新需求測算,我們得到未來四 年內混凝土泵車更新需求將逐步釋放,到 2023 年有望達到更新高峰期,預計將 達到 10868 臺。
由于使用壽命較長,排放標準更新將大幅帶動泵車更新。不過借鑒國五實施后影 響國一、國二設備使用,國六實施大概率也將影響國三設備的使用,由于國四實施距離今年僅有 7 年、國三實施據今年有 12 年,這意味著將存在很多未達到設 備使用壽命的泵車將面臨排放標準要求下的更新,所以我們認為排放標準將大幅 提升泵車在上述測算基礎上的更新需求。
混凝土攪拌車使用壽命年限重合排放實施年限。由于混凝土攪拌車使用為 8 年左 右,國三排放攪拌車環保要求提升下設備更新的需求能較好的體現在使用壽命更 新需求之中。所以我們假設攪拌車更新需求按照第 6 年 20%、第 7 年 30%、第 8 年 50%進行測算,我們得到 2019 年是混凝土攪拌車更新需求的高峰期,約為 4.57 萬臺。自 2020 年起更新需求將逐步減弱,約為 4.5 萬臺,將同比下降 1.77%。
混凝土攪拌車出口占比持續上升,國外市場成為重要增長點。雖然混凝土機械自 2012 年銷售高峰期后銷量逐步下滑,但隨著工程機械國際化不斷發展,以混凝土攪拌車為例的混凝土機械出口需求不斷上升,2017 年混凝土攪拌車出口數量占混 凝土機械出口總量的 75%,海外市場成為國內混凝土機械的重要增長點。
近年來混凝土機械出口單價下降,疫情后出口數量小幅提升。通過對近三年主要 混凝土機械出口數據進行統計,我們可以發現,近年來我國混凝土泵車、攪拌車 出口單價、出口數量數據均呈現下降趨勢,截至 2021 年 4 月,混凝土攪拌車出 口均價已由 2018 年初的 4.71 萬美元降至 3.19 萬美元。隨著全球疫情的到有效 控制,海外國家對混凝土機械需求提升,今年前 4 月混凝土攪拌車累計出口數量 為 1840 輛,較去年同期增長 8.5 個百分點。我們預計今年主要混凝土機械出口 數量將實現 10%以上正增長。未來隨著全球疫情得到控制,混凝土機械作為機械 行業后周期產品有望接力挖掘機逐步迎來出口數據恢復。